为什么有的年轻人进了体制后不想升职

来源: 作者: 更新时间:2023-10-09 17:21 点击:

不想升职就对了。

某省直属厅局的公务员,干了10几年了,见的不少,自认为可以有点发言权。

一个老油子退休处长和我说过不少建议,尽管我一直觉得这个人居心叵测,因为他很可能对所有年轻同志都这么说了(广撒网表示关心),为他自己拉关系(毕竟他已经退休了)。但话不无道理。

第一,他说升职的关键是什么,就是你在老大内心深处真正排的顺位。

老大要考虑方方面面,他可能注意到你了,他也可能很欣赏你,但如果真的要提拔你,你前面不能有人,有人就轮不到你。

结合我自己,我曾经深得领导赏识,这个领导把我当自己人,他不光自己夸我,还带着我去更大的领导那里夸我,他想提拔我。可是在真正需要动人的时候,他优先解决的是一个年龄较大、三年就要退休,政绩只能说过得去,还经常和他拌嘴的一个人。

为什么,因为你是他欣赏的人,而他是他不得不解决的人,因为那个人就快退休了。

换句话说,不光你自己得满足各种提拔条件,还要你前面没人。比你优秀的人在你前面你肯定没戏,但没你优秀的人只要由于年龄等等原因挤在你前面,你也没戏。

所以这个时候,你就是努力到天也没用,因为这种快退休的人,领导给他一个善终的使命感是非常强的。

后来那个人终于退休了,而我猛然发现,还有一个人,本来是我下属(和我同级别的下属),但是他再过几年也要退休了。

领导多次忧心的表示我这个下属的最终归宿问题。

我霎那间明白了,那个人还是会排在我前面,领导虽然不会提那个人实职(毕竟我是他头儿),但绝对会提他虚职,这样也比我高一级了,当然从职位上他还是我下属。

这种操作在机关其实也不少见,但问题是他又把唯一的职级给占了,我必须先得等他退休。

而一个人的仕途,其实是等不起一个人几年、另一个又几年的,一步踏空步步踏空,而且心态会很不好。最后我离开了那个单位。

第二,又说回老油子处长,他给我第二个建议是一定要紧跟大领导。

刚听到时,我想这不是屁话么,谁不知道啊。不过他神秘兮兮、笑嘻嘻的说,不是一点点紧跟,是彻彻底底的。

其实我到现在为止也不是很懂什么叫彻彻底底的,而且我想我可能这辈子也懂不了了,因为我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一直围着另一个人转,把所有精力,所有想法都投射在另一人个身上,都押宝在另一个人身上。业务上要向那个人表现,脾气上要迎合,要关心到生活上,还要找共同话题,还不能给人感觉在拍马屁在尬聊。

如果我都做到了,我还是我么!?

如果你有仕途的志向,你可以强迫自己去做,但真的不是所有人都行的。

第三,在机关事业单位,提拔是跨级、甚至是跨两级的。那个对你最了解的人,和你关系最密切的领导恰恰在你的提拔上没卵用。

具体来说,比如你是科长,那么分管副局长(副处级的)在提拔这件事上,顶破天有个建议权。

而且这个建议权,是建立在副局长和局长关系不错的基础上。

你可能不知道,很多和局长关系一般的副局长,在人事提拔会上就跟缩头乌龟一样,有时推荐了,反而引起局长的怀疑(你是不是想培植自己的势力?)

甚至还有当面夸奖你,背后给你使绊子的直接领导,不然你就和他一个级别了,他面子上能挂得住?(当领导的感觉全没了)

所以,真正对你有决定权的,是一把局长和书记,而你和他们关系,恰恰疏远得多。

————————————

最后,讲点心态问题。

体制内的特点是旱涝保收,你的收入和你付出的多和少没有一丁点儿关系。特别是当你不想再升职的时候,你的工资基本就不涨了(除了正常薪级增长,工龄增长外)。

当一个变量恒定的时候,你只有控制另一个变量也恒定,你的心态才不会失衡。

就是坚决不再作无谓的付出,做人,做事怎么舒服怎么来。

过去,我在领导面前真的是一直陪着笑脸,用词都是贴着领导屁股讲得,领导对我的评价是这位同志脾气好,懂事,聪明(能领会领导意思)。但是我很累,而且结果是没什么收获。

你可以说我多少也收获了能力,但是我告诉你,体制内水平烂、但是官高的人绝对不少。比起能力,我还是更看重官职。

而且我到了省级机关才发现,其实能力这种东西,有时候就是官职给你带来的。当你官大的时候,你的下级会毕恭毕敬的把想法,做法和你汇报,你还会见识到各种省级领导,厅局领导,他们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久而久之,你的能力也会被潜移默化地推着提升。

但如果到不了那个层次,永远和你的平级在一起,局限于那几件事,没人向你汇报工作,你的信息来源闭塞,你说你能力一直在提高?屁用没有。

反之,你天天和各种高官在一起,打交道,久而久之,也就混得像个样子了。况且有多个条线的下级像你汇报工作,你可以博采众长,你会参加各种论坛,交流会,就是傻子也学精了。

反正,现在我慢慢地在恢复我的本性,想说什么话就说,也不天天傻赔笑。该干得活做好,和我无关的不瞎掺合。

处长叫我多学习其他业务,本质上也对,不过我已经不是过去的我了,如果是想给我加活儿,没门儿。

当我控制付出以后,我感觉好多了,明显不那么“痛苦”了。当然,我也不会去当消极怠工的刺头,保持中上游工作量。但像过去一样,全身心付出(我敢说我曾是整个单位付出no.1),并去伺候领导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我回家,种花,养鱼。家里人说怎么感觉你跟退休一样。

我心里想,机关你上进有用吗,你上进了半天没有官职,你知道别人怎么看你么。

你的家人会评价你瞎忙什么,亲朋好友会觉得你这人没什么“花头”。

你准点下班,一身轻松,别人反而认为你虽然没官,但是混得轻松,活得好,比什么都强。

最关键公务员不能从事副业,一切工作外盈利本质上都是犯法的,纪委较真的时候你会很惨的。

所以,和企业不一样,你就算与时俱进,保持进取,积累很多人脉,学很多技能,如果不跳槽,真的没卵用。

而跳槽,不光15年工龄全作废还没有任何年金之说,所以真正跳槽,我始终坚持要做到处级以上,想办法平移到国企做中高管,从头再来绝对是傻子。

总之,心态为王啊:

最后,我也要澄清一句,其实公务员工作,就业务本身来说,整点上班下班是完全可能的,也可以做得很好。

只不过想晋升的人其实要加码很多工作,比如把汇报ppt做得特别好,比如会写宣传稿、宣传文把自己的工作吹得天花乱坠。

这些工作其实对老百姓没屁用,但是对提拔特别有用。当你不想晋升的时候,那些事全省了,自然轻松多了。当然,拿国家的钱,业务是不会懈怠的,毕竟也要对得起工资,对得起职业是吧。

————————————

关于退休工资

我早期做过人事,一个公务员的退休工资假如是8k(不要纠结数字,每个地方差别很大,省级会高点,我纯粹举个例子),那么社保养老金大概发2k不到,剩下6k就是财政每个月补的。比如正科退休补6k,那么副处大概补7k,正处补8k多(再加社保部分就破万了哦),反正级别高退休钱拿得多绝对是很爽的。

大家都过得一辈子,在职时你日理万机,工资多也就认了。退休后每个月还多2k多,想想蛮怨的,谁让自己当不上官呢。

其次,公务员本身就没有职业年金之说(事业单位现在有了),退休金就是社保+财补,你哪怕在退休前一天辞职,你的退休金也就只剩下社保部分了。

在职阶段,如果你在体制内调动,新单位只要计算你的工龄和职级即可,工龄、职级和你的“薪级”挂钩,平移不会有任何影响。

但是如果你跳出体制,社会上只认社保,所以你在社会上只剩下一个社保缴费年限,而且公务员社保缴得很少的(因为公务员退休本来就是靠财政补,所以公务员缴金是财政和社保的“约定价”,很低),结果就是你连普通失业者都不如。

——————————————

有很多体制外的朋友看了我写的,对公务员队伍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其实我就一句话,八项规定之后,这个国家的官员队伍基本上站起身,挺直腰了,请大家放心。

其他地方不敢说,至少我们这儿,一年到头,不再吃一顿饭,没有一场宴请。以前借会议,培训到度假村住一天,玩一圈也全部没有了。培训费,会议费额度连年完不成,现在几乎砍光了。最近又规定不得外出讲课,讲课费也不可能收了。处长办公室比你家厕所大不了多少,我的工位也就比你家马桶位大点而已。

我们和财政开会,财政就一句话,今年经济形势不好,除了民生保障费用不能动以外,其他砍砍砍!

虽然具体到我这样一个个体,可能是不愿意再去拍领导马屁,再去争着当官了。但整个官场机制绝对是越来越规范,十年前平均每个礼拜都要陪领导出去吃顿饭(不是别人请就是请别人),每过两个月就要拉出去“培训”一下(不然别人觉得你们部门怎么干巴巴、不会激励队伍)。你想想一年浪费多少财政资金,远远大于正常办公经费。

所以要看到整体向好,光管住嘴,管住手,管住腿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这个国家政权就是有希望的。

——————————

承蒙各位关注,帖子都顶得快破万了。实际上确实是有些心里话和大家聊聊。

我是真正从基层小单位做起的,做过窗口,做过业务,干过办公室,做过人事,党务,做过信息,后来搞过监管,上去后做过政策。

现在回想在基层单位的时候,真是厌恶把精力放在那些接待迎检和虚头瓜脑的事情上。一个单位,三分之一的人力要用来干什么?

告诉你,精神文明,党风廉政,理论学习,优秀事迹,争先创优,标兵评选,突出做法,亮点总结,工作提炼,品牌建设,志愿者,突击队,慰问社区,街道共建。

对,天天就整这些,样样我都干过,熟手。

还有工会活动有时特别疯狂,唱歌,跳舞,广播操,朗诵,小品,小组唱,七一表演,十一出节目,春节出节目,青年搞活动,重阳慰问老同志。

党团工青妇,不是不要,是特么太多了,科室要搞,单位要搞,主管局要搞,区市要搞,有完没完?

迎检的时候,贴会标,摆鲜花,买水果,切装盘,买茶叶,调音响,材料装订尤为壮观,汇报稿一份又一份,ppt做得电脑都卡了,甚至还花钱请人拍视频。有一度为了印那几个泡沫字,我把周边的广告文印店都跑遍了。

还有就是吃喝了,晚上吃,中午吃,遇到节日前后都能排满,横向要吃。纵向要吃,市里要请,局里要请,对象单位会请你,自己单位也要聚。

动不动就要到周边培训,郊县开工作会议,务虚会,都含周边游的,临走还要买土特产。

还要搞宣传,写简报,印手册,每个会都要拍照,照出来的全都在开会。什么破事都要写成简报,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其实自娱自乐,没人真要看的。

听听简单,花的都是精力,一大波人其实是在干这个。

所以我一度对自己的职业认同很差。我其实喜欢坐在我们大厅的咨询台,看着各色群众前来,有的人我引导他去办事,有的人我指点他迷津,也有的人火气很大进来就吵的。

后来我是练出来了,真的是群众怒拍桌子进来的,最后勾肩搭背送走的。我不搞虚的,说大白话。不管是耍无赖要米的,威胁要睡大厅的,拿手机拍我要传网上的,号称进去过不怕吃牢饭的(意思是不怕同归于尽),直接跪在你面前的,号啕大哭的。。。

全都见过,全都接待过,全都尽力过。

跟大家唠嗑,也确实是因为见的多了,基层窗口很多人觉得苦。但在我心里,比那些虚了吧唧的事强多了。

但是基层单位领导职数太少,你上不去,你硬着头皮把不喜欢的事都干的很好,也没用。

我经历了2009和2019两次机构改革,经历建制合并,经历机构参公(最早是事业单位),这十几年可以说拆拆并并,大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

当时我在办公室,有一个上级办公室主任对我说,办公室很有趣的,你看局长一波波换,而你还在办公室。

当然,你说锻炼,确实也锻炼人,不然也没法和大家在这瞎聊了。

——————————

我忽然想起当时我们局的党委书记(正处的)。他在风头正劲调任地区核心部门关键岗位的时候,辞职了。当然,是通过关系去了一家央企,直接去做中高层。

后来,因工作关系,我作为他的前下属和他仍有联系,他告诉我,企业是真正的数字说话,效果导向。

他举了个例子,我至今印象深刻。

他说他到了企业不久,有一次董事长正好出差飞过来。他作为分公司老总,想按说应该要去接一下,就安排好车子,带了点吃的(作为关心)就和司机一起去了。(估计是机关遗留的作风,高级领导进出,有时一帮人去接风呢)

然而董事长见到他后的第一句话是,你来干什么。

他说,我想我应该来接您一下。

董事长说,这里是企业,不搞那些,公差很正常,根本不用接。司机送完我,事必还要接着送你(毕竟你也是老总),白白兜一大圈。吃的也不用,饿了我自然会买。。。下不为例。

企业,总体还是业绩导向的。

这样我想到了为什么公务员体系都要围绕着一把手转,天天吹天天捧,天天陪笑天天假笑。

因为根本上,你的工作好坏无法衡量,公务员体制不是用数字管理的,所谓的绩效考核更多是要凭一张嘴的。

比如,我写汇报,告诉大领导我们做了些什么工作。实际上,如果你写的都是干货,看起来很可能平平无奇,领导看了也没感觉。本身就是”加强,完善,提高,得到好评“,也不存在什么数据业绩。但是你大量配图、吹牛,修辞,领导看了就很爽,就觉得你做得好,久而久之,会吹会捧,会花功夫做修饰的人就容易被发掘,就容易提拔。

于是,你就看到机关里各个都是“笔杆子”,领导也喜欢笔杆子,因为你会写,才能把他的政绩“写”出来,向更高的一级汇报啊。

大领导都忙得很,谁也不可能真的独自实地来蹲点暗访的,还不是看汇报看图文么?

工作的好坏,一经过修饰,就全变成文笔的好坏了,你说怎么衡量,你是说他做得好呢,还是写得好呢。

其实我们心里明白,谁都在吹,那么究竟做得怎么样还有人关心么。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就是现在领导都喜欢用数据说话,听汇报写汇报要求数据清晰,工作绩效一目了然。

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数字化管理的机制改变了么?信息系统建设投入了么?

你是没看到下面为了整点数字,要么手工报表让基层填,要么就一堆人在那儿编。数据注水,乃至玩儿脱的就是这么来了。我是干的不咋地,但我数字多报点,你们知道吗?有人查吗?怎么查知道吗?我都统计不到,谁能统计到?

这本来应该是件自上而下的事,先建立数字政府的思维,再建立体制机制,最后投入信息系统开发。

现在变成自下而上的事了,下面凭空创造数字,满足领导数字高效的欲望。关键你报的不准也没人关心,没人核查,没人追究(当然他也核查不了,本身就没有数据基础)

形式主义真是时时防,时时难防啊。

——————————————————

干了15年,还真有一位我非常欣赏的大领导。

我称之为“逆水的领导”

相对来说,还有“无感的领导”,“顺水的领导”,大概率你一生中遇到的是这两种领导。

所谓无感的领导,就是当有人推荐你的时候,大领导说,哦,这个人啊,嗯,知道了,以后再看看。

意思就是他对你没感觉,他本人也没有任何提拔你的意思,当然他对你也没什么成见,暂时他不会考虑提拔你的事。

还有比较多的就是顺水的领导,条件都是你自己来创造,分管领导欣赏你,推荐你,群众关系好,业绩有参照,提拔有呼声,前面没有拦路虎,基层经历足,学历够,年龄ok,单位职数也有,问了一圈也没人反对,正好也挤得进一年两批的提拔,行,就提拔你了。

当然,你得感恩戴德,尽管大领导什么也没干,但他肯拍板,那已经是莫大的照顾了。

你能碰上顺水领导而不是无感领导,已经算是不错了。

但终究,逆水领导才难能可贵。千年官场传颂的“遇到贵人”,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当时那个逆水领导是主管局的局长(正处的)。我那是还是个科员,在一个下属单位(科级)。也就是说,单位除了一正两副,其他全是科员。你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单位,不管你多优秀,只要一正二副不动,你永远也动不了。

然后,逆水领导在工作中关注到我了,那时我当了五年的科员,分管领导介绍过我,他也各种听过我的口碑,在不多交流中,他决定发掘一下年轻干部。

年轻没资历,没关系,各种会上他强调的都是真正有能力水平的上,点明批评那些混日子的人。

然后要提拔我,没职数怎么办,自己找编办,给我们单位搞来一个虚职(副科),就这样把我提了一级。而且从理论上,下一步我可以在正科调动或退休后直接当正科长。

这就是逆水领导了,当他瞄准你的时候,没条件他会自发条件创造,而且越是这种领导,越有很多人才聚在他周围,他在体制内能量也就越大(说得动编办)。

提拔我后的两年不到,他升副厅了,但我们局一直流传着他的传说。

后来我遇到的就都是顺水领导了,平时对你也不错,说想提拔你,但是单位编制受限的时候,他缺乏把你调去其他部门提拔或创造条件提拔的魄力和动力。只有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他才会点个头。

一个从基层上来的人,真的需要一个赏识你的逆水领导,不然甚至科员到头都有可能。我们那个几十个人的单位,除一正两副,其他全是科员,没有一点层级差,当个副科都很了不起了。

关于晋升,可以看看我的深入分析,看完你就明白晋升是怎么回事了~

下面这段话是我看到一个留言有感而写。(这位朋友感觉领导有点欣赏他,似乎想提拔他,但是又说要锻炼锻炼,给他加活儿干。他本人总有点欲得而有不能的感觉)

在机关,其实不用多废话,真看重我就提拔我。

你想想,工作是为了什么,本质上是为了工资收入,升华一点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好,在工资问题上,想给我涨工资的唯一途径就是提拔我,没说错吧。所以看重我就提拔我。

接着谈实现自我价值的问题,我是这么看得,人的价值如何体现,其实主要靠外部反馈,成年人如果还自嗨、自我感觉很有价值是很幼稚的。

那么作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你每天打交道的人——主要是和群众(广义的包括所有法人、自然人的工作对象),还有同进同出、工作联系的同僚们(本单位或外单位的同事,包括上下级)。这两类人尊重、佩服、感谢你,甚至吹捧你,拍你马屁,你接受反馈的自我价值就高。

其中,群众是不是尊重你,一方面取决于你是什么人(你是焦裕禄,群众当然尊重你),但更重要的是你的岗位,有的岗位不和群众打交道,有的岗位天然就是要被群众骂的,这种情况下你得不到来自群众的自我价值的正反馈。

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来自同僚。相对来说,官越大,正反馈越多(虽然很多是马屁、假话,但没关系任何人都喜欢)。官越小,正反馈就越少。

猴屁股理论知道吗。一座金字塔上爬满了猴子,塔底猴子最多,塔尖猴子最少。塔底的猴子只看得到上层猴子的屁股,上层猴子可以看到更高层猴子的屁股和下层猴子的笑脸。以此类推,层级越高,看到的屁股越少,笑脸越多。层级越低,看到的屁股越多,笑脸越少。

大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就别指望看到什么笑脸了,上级是不会乐呵呵看着你的,至于同事,纯粹是同僚关系,人家也没必要对你媚笑。

从自我价值反馈来说,塔底的人和高层的人相比较,长期处于反馈不佳的状态。

这是层级决定,而非能力决定,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你当过局长,才能体会一进局里,所有见到的人都彬彬有礼,个个都会表现,说话又好听,好喜欢待在里面的。

但一到市委,看到市领导板着面孔,心情一下就凝重了,赶紧堆着笑脸跟在市领导后面。

同理如果你是最低的科员办事员,就算你能力冲天。你说你在局里感受到了自己价值很高,那是别人想忽悠你干活儿,和局长看到人人尊重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

官威怎么来的?不过是感受到了太多的“尊重”和“笑脸”,迷失了自己罢了。

所以——领导你如果看重我,别废话,提拔我。不仅我工资涨了,自我价值的正反馈也更多,这才是真正的对我好。

请在提拔我以后,再告诉我你是欣赏我,我很有前途,你是想锻炼我,我都信。你可以给我加活儿,我会回报你加倍干。

但是——不要在提拔前,开空头支票,说你欣赏我,说我有前途,说你想锻炼我,于是你给我加活儿,天天给我各种鼓劲。

还是这句话,看重我就提拔我,然后话随你说,要求随便提。我看到了你的诚意。

不然,请别忽悠我,我不吃这一套,要说锻炼,我早已久经考验,真想提我现在马上就行,不用再整胡里花哨的了。也不用说什么,如果你怎么怎么我就会提你。呵呵,一般这样说的,后面都不太容易提得上。

——————————————————

我又来啰嗦了,因为好多朋友问我公务员从事副业的问题,写作、炒股,甚至运营公众号挣钱的事情。

首先我非常佩服大家,像我自己在岗位上保持中上的工作量,上下班还要一个小时,回家剩下的精力也就够佛系养个鱼 了。

同志们有余力搞副业,追求更好的生活,我从精神上是支持的~

但是,对于问这个问题的朋友,我们的前提可能不太一样。

你们的前提是——我从事了副业,并被发现了,单位(纪委)会不会处理我,或是怎么处理我。

而我的前提是,当单位(纪委)准备要搞你弄你的时候,你从事副业这件事会不会成为一个违纪的理由。

答案是肯定的。

当然,搞你也分层级的:

第一种是类似清查行动。行动本身是针对所有人的,并非针对你个人,一般不会过于吹毛求疵。这种情况下,只要你不是明显担任企业法人、在企业兼职、持有股份或大量分红等。一般小副业查不到你,也不会纠着你不放。

第二种是你涉违纪违法案件了。比如贪污受贿渎职等等,这时候你是个罪人,没人会为你说话,如果纪律检查机关正好彻查到你还有所谓兼职行为,这时候就不好说了。比如本就因为经济问题已被双规的你,顺带查到你开了个公众号获利,你说纪委会不会认定你违规副业兼职呢?是极有可能的,这时候给你增加个罪状你都没处说理。

第三种就是你陷入权力斗争了。正好掌权官员要打压你,这时候把你炒股票的事情拿出来,说看到你上班时候有炒过;或把你的书拿出来,一帮走狗说看到你在上班期间写过书。这不一定能算你违纪,但很可能影响你的提拔、竞选、调动等等,是完全可以作为攻击理由的。

在证据面前,组织部们很可能就把你“放一放,等一等”了。

所以,不是可不可以从事副业,而是从事副业会不会成为潜在的问题点。

我说了,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有事的,没人会关心也没人会查,你可能一辈子也碰不到我说得那几种情况。但我的职业生涯中已经见过这三种发生了(都是我认识的人)

——————————————————————

好多朋友还在问,为什么退休的人还要提拔他?

是啊,退休的人即将无权无势了,为什么机关里恰恰要提拔退休的人?

因为,机关里提拔一个人,往往会造成一个“致命”的后果——宝贵的领导职数被占用掉一个!

你可能觉得占用一个职数没什么,但实际上,每个职数都有一群人天天盯着,提拔走一个处长,那么副处,科长,副科等下面一串人都可以相应得到晋升,队伍就活了。

所以,你就会发现提拔年轻干部虽然一时爽,但很可能堵死了后面的路,尤其在小型单位,一个年轻的一把手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天花板,队伍就僵了,不好带了。

同志们,尽管本帖的讨论议题就是不想升职+佛系,但你想象一下,如果你进入一个单位,这个单位所有大大小小的领导职数全都占满了,而且这些领导年龄全都比你小。

请问你什么心态?

是不是彻底绝望了,几乎等于永不提拔了。

那你接下去还会努力干?好好干吗?

你肯定会彻底放飞了吧,你们当你的领导去,哥就安安静静的当个美男子就好了,要是谁敢对我指手画脚,当心我让你尝尝群众的力量。

所以,尽管机关经常也会出现“年轻干部”,但越年轻越要调动起来,才不至于堵路。同时,非常忌讳一个单位全是年轻干部,那是要把整个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彻底击垮呀。

所以,组织部门才反复强调“要用好老—中—轻”各年龄段干部。

这下知道了吧,临退干部,可是老干部中的宝啊。提拔临退干部,最起码有三大优点。

一是占完的职数,不到一两年就又返出来了,对单位职数毫无影响~

二是临退提拔,意味着老同志也要奋战到最后一刻了(不然也可以不提你),避免了老人们过早的甩手不干。

三是给年轻人竖了榜样,好好干,单位会记得你的,看看人家干了一辈子了还在干,年轻人不得好好学着点么。

所以,久而久之,提拔临退干部成为一种潜规则,只要你不犯什么大错误,不和领导搞僵,单位总会留个职数(一般是虚职)用来解决临退提拔的问题。

当然,不可从一而论,很多基层单位职数太少,根本没有给临退腾挪的空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

有几个问题,我感觉和大家说开了比较好。

第一,我发本帖的意见倾向是不想升职,这是基于我个人的经历和感受。

按照这个基调,我对一些体制内的要素有所吐槽也是很正常的。当然,我觉得我占理。

但是,你要把我想像为成天不干活、得过且过甚至是刺头老油条,就大可不必。

因为我曾经是单位工作的no.1(十年之久,以基层一线身份当过“省级青年岗位能手“,全局系统就我一个)

而目前,我是中上的工作量。中上——很多人听不懂。中上就是至少比整个省厅一半的人要卖力,干得活儿要多,干得有成效。

这些都是基础,我们吃公家饭,不要说什么人民公仆伟光正,而是要对得起工资。

公务员,当然要谈理想信念和认识水平,但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职业化,要当技术官僚。

在窗口办业务,就是办得最快、差错最少;解释政策,就是直击关键点,一说群众就懂;写政策文件,就是漏洞少、看得远。这就是职业化。

但是,我反对,看了帖子就说公务员整天不干正事、光想着升职的。

你在公司不想着升职?你还想着挣钱呢?

想用道德绑架这么庞大的公职人员群体?不谈人性?非黑即白?

第二,我分享的是经历,有很多感同深受的小伙伴,产生了共鸣。

但没有人的经历是一致的,人与人的喜怒悲欢本质上不相通。我会产生目前的想法,是因为我遭遇了一定的人事变故,小伙伴们也一定是各有各的困扰吧~

比如,我的直接领导,我在他手下奋斗了十多年,我们配合的很好。我们年龄差了二十几岁,他准备让我接他的班。

一个人选年轻人接班,除开大公无私、任人唯贤不说,还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知遇之恩,接班后,自会对老领导感激不尽,老领导的尊严和价值在接班人手里将得以延续(哪个单位没几个“老领导”)。另一方面,如果接班人年轻,接班后任职时间会很长,老领导风光的时间也长啊。

但如果你提拔一个比你只小两三岁的人,那么两三年后,他也退休了。而新接班的是他的人,你就不再是“老领导”了,他才是。

你说“裙带关系”也好,“知遇之恩”也好,我觉得其实很正常,我们国家公务员归根结底是举荐、发掘、帮带的关系。提一级不容易,提你的领导难道你不记着?

很多人说我没给领导带来价值,我不是领导的自己人,所以领导不提拔我,都说错了。

我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当时领导还有十年才退休,这十年里,你接什么班?你只能等。

而且接班,是要先当副手,然后才能接班的。我连副手都不算。

前面提到过,当时有个逆水的上级局一把手,和我的直接领导一起,硬是把我从科员搞成了副科虚职。

但副科虚职不是副手,副科长副主任才是。

后面故事我说了,等到要提副手的时候,给了那个三年临退的人。后面还可能继续给另一个临退的人。

这两个临退解决完后(需要五年),才轮到接副手,然后再过个五年接正职的班。如果事情真如此发展,那应该就不会有今天这个帖子,我大概就正常造成职位交接,成为一个普通基层单位的负责人了。

可是天不遂人愿,突遭变故,先是党委书记调走了(朝中无人),后来就遇上前几年的机构改革,然后我们单位本身还改制了,一顿乱锅粥。

我的领导直接卸任转虚职(强制的),正职重新空降,连副手都是空降。而我,还是那个副的虚职,前进的路被堵完了。

所以,机缘巧合下,亦然去了省厅,从头做起,从最小的做起。(副科在省厅小的不能再小了)

很多人觉得去省厅平台大、有前途,话是没错。但如果不是因为变故,我还是喜欢在那个小小的单位当个正职,管理者几十个员工,为一线群众服务。

所以,我会特别纠结那几年,如果不是耽误的那几年,只要我先当个副职,那么变故发生时,至少副职不会空降,那我就会继续留下来。

而那个空降的正职一看就很有背景,事实证明几年后又升任其他部门去了。

但当时的我实在是太尴尬了,全单位都知道我快要接副手了,全单位都知道我就是实质上的二把手,配合一把手一起带队伍。一夜之间,我变回那个虚职,所有领导岗位重新填满。

当时我只是个普通人,也没有看破红尘,有机会我还不走?

一旦走出原来的天地,在省厅,我才开始重新回味自己的过往,我才渐渐敢于评价自己过去的心境,为了一个副科,一个虚职或是一个实职,经历了各种心态,有意气风发,有患得患失,也有彻底崩盘,所有的努力,最后没有你的位置。

刚到省厅,遇到一个收发的大妈(真就是一个普通的文件收发岗位,无任何权势,当然进单位资历老),居然正处退休了。

不争不强,不等不靠,就是正处。我当时那个震惊。你说我们在基层还争个球啊。

 

 


  • 如有疑问请刷新本页面,或联系主编、网页底部邮箱,当天回复
  • [公文写作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 如果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