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写出优秀公文的五个方法

来源:未知 作者:公文网编辑 更新时间:2017-07-06 22:13 点击:

  (一)善于领会和贯彻领导意图。起草文稿时,必须准确领会和体现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这里包括接受起草任务时,某位领导同志对起草工作作出的具体指示、要求,也包括使用某位领导同志过去、近期就同一问题所做的论述、观点。要本着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也对领导同志负责的精神,从各个方面认真地加以学习和领会。在领导同志讲话时没有稿子而需要整理成文稿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领导同志讲得准确的内容、观点、数据、材料,要全面地整理出来,除了不宜扩大范围的外,原则上做到有言必录。(2)领导同志讲的具体问题不够准确,包括一些引文、提法、事实、数据等,应帮助校正过来。(3)领导同志对某个重要观点一时讲得不够完善、不够充分的,可以按领导同志的意图适当加以补充,将这位领导同志以前讲过的同一观点、相关内容、整理到文稿中来,为此,需要系统地了解和把握领导同志的活动、思想、观点和语言风格。

    (二)善于集体创作,合作共事,集思广益。作为主持者,自己还要先学一步、先考虑一步。要发扬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共事,尽心尽力,不能有个人的私心杂念。

    (三)善于利用调研成果和各方面材料。高质量文稿的形成,是“吃透两头”的结果。一个是上头,即中央的精神、领导同志的指示;一个是下头,必须加强调查研究。一方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掌握真实情况;另一方面,收集听取社会各方面(包括专家、实际工作部门)意见,特别要关注和分析不同的意见。调查研究是文稿起草前一项至关重要的准备工作。调查研究要把握三点:一是尽可能收集详实的参阅资料,大量占有信息。二是全面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要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认真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三是对调研材料进行严谨、细致的综合分析。在综合分析中,要有理论依据,有深入思考,注重集中民智,集思广益,做到科学论证,把正确的思路和观点写入文稿。

    (四)善于借用外力,充分吸收素材和草稿内容。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充分运用有关方面提供的素材或起草的初稿,在此基础上修改、提高,这是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我们有些同志不认真研究、运用这些现成的东西,喜欢别起炉灶,完全推倒重来,以致走弯路,是不可取的。这是因为:(1)有关部门提供的素材或草稿中的内容,是有关部门的意见,应该充分加以考虑。(2)有关部门熟悉本部门业务和具体政策,比我们更了解情况、问题和需要采取的措施。重视运用这些素材和初稿,不等于不要加以修改,而是作为基础,从中获得思想启迪,发现问题。基础较好的,可以在素材或草稿基础上加以修改、完善;差距太大的,应找有关部门来座谈,提出意见请他们再修改。总之,我们要从思想、构架、内容、词章等方面再修改、再提高,形成达到领导同志要求的文稿。

(五)善于从自己的实践中学习和提高。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吃一堑,长一智”。这些都是说明实践的重要性。从自己亲身的体验中总结、反思、吸取经验教训,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改一遍就有一遍提高,自己要加以对照、思考。对改动之处,要认真地想,包括为什么改动?改动后有什么好处?自己应当吸取什么教训?一个人能看到差距,就会不断提高。近几年来,老秘网有些同志进步比较快,也是从多次参加文稿起草中认真总结经验的结果。

    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文稿合不合领导的味或者采不采用的问题。一是经过自己学习、积累材料、增长的知识可以长期受用。二是自己可以总结经验,反思一下自己写的为什么没有被领导采用,这也助于提高自己的水平。认识问题往往有个反复的过程。因此,我们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要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和不足,不要埋怨,不要气馁,每个同志都要养成不怕被别人否定和敢于自我否定的良好心态,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 如有疑问请刷新本页面,或联系主编、网页底部邮箱,当天回复
  • [公文写作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 如果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