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推进志智双扶工作的工作总结(2)

来源:未知 作者:公文网编辑 更新时间:2020-04-22 11:32 点击:

 

二、几点思考及建议 

 

总体看来,绝大多数干部群众都能不同程度认识到扶贫先扶志、扶志扶智相结合、治贫先治愚的重要性,但也还存在部分贫困人口主动参与和融入扶志扶智工作积极性不够的问题,一方面部分群众不是不能致富,而是缺乏靠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缺乏勤劳实干的精气神,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另一方面少数群众未能够充分认识到掌握脱贫技能的重要性,没有脱贫致富的一技之长,存在摆脱贫困信心不足的问题。 

 

为此,政府部门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扶贫工作如何适应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发展、怎样兼顾物质、精神和心理多方面的需求进行完整的布局和规划,在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时之困的同时,要强化“扶志”“扶智”,注重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通过创业就业、产业发展来提升脱贫致富的技能,帮使其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深入开展“明理·感恩·自强”扶贫扶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办宣讲、话恩情、送演出、贴榜单、建学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教育引导群众破陋习、树新风、争脱贫、创先进,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推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二)继续抓好“德美屋”的建设、运行、管理。坚持以道德积分制管理为手段,通过加减分”量化文明风尚、“月评分”建立道德台账、“分换物”深化道德激励,大力推行入户评议、集中兑换“道德积分”工作模式,进一步激发群众比学赶超精气神,实现给道德积分、为文明加分的目标,更好的引领农村文明新风尚。 

 

(三)不断深化文明创建工作。通过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逐渐将精神文明创建与决战决胜贫困、实现同步小康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在抓好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以及文明镇村等创建工作的同时,着力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 如有疑问请刷新本页面,或联系主编、网页底部邮箱,当天回复
  • [公文写作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 如果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