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2020年食品安全暨质量提升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3)
四要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聚焦大米、面粉、食用油、肉、蛋、奶、蔬菜、水果、茶叶等大宗食品及地方特色食品,深入开展“瘦肉精”、农药兽药残留以及水产品和生鲜乳品添加违禁物质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开展校园食品、山寨食品、网络配餐、白酒生产经营等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深入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和监督检查,强化进口食品安全监管。
五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全面清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严厉打击制售“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黑工厂”、“黑窝点”和“黑作坊”。特别是当前随着城区对食品犯罪打击力度加大,大部分“三无”食品大量流入农村地区,农村集贸市场食品安全问题日渐增多。下一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各类集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对农村集贸市场各类食品安全问题要从严从重处理。同时,近年来保健品、化妆品行业投诉大量增加,要严厉查处各种非法销售行为,曝光典型案件,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严惩一起、曝光一起,提高违法犯罪成本。
六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食品安全工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期间,各级各部门要始终绷紧食品安全这根弦,切实加大监管力度,强化监督检查,深入推行“红黑名单”管理制度,对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倒逼生产经营者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关。
七要推动食品安全社会齐抓共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新兴媒体作用,全面落实有奖举报制度,畅通“12315”等投诉举报渠道,推广西畴县经验做法,大力开展预防野生菌、吊浆粑中毒等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多渠道多形式提高群众食品安全防范意识,不断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的知晓度、支持度和满意度。
(三)落实七项任务,全力推动全市质量提升行动
一要围绕重点产业发展抓提升。一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矿业、建材、制药等传统产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发挥传统优势产业支撑和带动作用。二是推动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围绕省“三张牌”和市四大重点产业发展目标,加快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组织实施重大技术科技攻关,推进清洁生产、节能降耗、低碳循环等生态产业发展。三是提升质量技术服务水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质量风险监测、预警、管控措施,继续完善惠企服务制度,强化标准化、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技术帮扶,促进企业提档升级。
二要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抓提升。一是开展特色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围绕打造“绿色食品牌”和农产品绿色有机化发展定位,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良好农业规范,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安全检测体系和全程可追溯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风险预警管理,着力提升重点产业、重点产品供给质量。狠抓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和证后监管工作,推动以三七为重点的中药材等六个“100工程”示范园建设,开展 “10大名品”、“10强企业”和“10佳创新企业”评选活动,促进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农产品自主品牌。二是开展食品药品质量提升行动。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继续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推动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推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严格监管,切实增强统一性、专业性、权威性。加强保健食品和化妆品标准备案管理,推进特色食品、民俗食品等产品安全性评价和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深化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食品药品风险管理,完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提升管理规范、技术规程等级。继续实施餐饮业质量安全3年提升工程,深入开展餐饮服务量化分级提档工作和“明厨亮灶”建设,推进实施农村食品统一配送和“农村便民药柜”设置工作。严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督,全面加强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等食品摊贩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行为。三是开展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推动消费品工业企业围绕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提升消费品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消费升级趋势,积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更好满足智能化、个性化、时尚化消费需求。四是开展制造业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推进装备制造企业智能化改造,组织实施质量技术攻关,增强企业研发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提升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五是开展原材料质量提升行动。坚持以有色金属行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水电铝材一体化和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为龙头,大力发展铝板带箔产业链、铝铸造产业链和铝型材、铝线材产业链,推动发展有色金属下游深加工产品。六是开展工程质量提升行动。严格执行工程质量“两书一牌”等制度,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七是开展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提升行动。重点聚焦健康养老、家政、餐饮、住宿、商贸物流等行业,着力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品质化、精细化、便利化、品牌化发展。
- 如有疑问请刷新本页面,或联系主编、网页底部邮箱,当天回复
- [公文写作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 如果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