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乡村干部精准扶贫培训班上的讲话(2)

来源:未知 作者:公文网编辑 更新时间:2017-08-01 16:00 点击:

三、认清陇南当前扶贫的形势和任务。在座的各位都是陇南扶贫工作的具体落实者,了解一下当前陇南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任务很有必要。“十二五”期间,陇南脱贫了80万人,“十三五”期间,陇南还有50万贫困人口,但是这些贫困人口都生活在自然条件非常艰苦、基础设施短板十分突出、产业基础也很薄弱的特困片区,是最难啃得“硬骨头”;同时,国家出台了严格的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退出的考核验收办法,对精准脱贫的要求更加严格。这些贫困群众要在2020年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全市还有9万贫困户、36万人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13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310个贫困自然村动力电未解决;6万户农村贫困家庭危旧房需要进行改造;有 325个建制村、2782 公里通村公路没有硬化;有7万群众需要实施易地搬迁。这些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如果不采取超常规手段尽快弥补这些地方的发展短板,差距只能越拉越大。只有关注特困群众,着力弥补短板,解决民生问题,才能把“真扶贫、扶真贫”的要求落到实处。

按照国家“到2020年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贫困人口整体实现脱贫”的要求,我市的脱贫时序是,到2019年全市9个县都实现脱贫退出,也就是说从今年起,每年要脱贫10万人以上。市委书记孙雪涛在中共陇南市委三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上,对“433”发展战略做出了新表述,指出“脱贫攻坚要快速推进,在共享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四个快速推进中的第一个就是脱贫攻坚,并提出创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的目标。围绕这一总体目标,今后,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坚定不移推进特困片区脱贫攻坚。特困片区攻坚是我市扶贫工作的一大特色,是符合陇南实际的创新举措,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持续推进,坚持先难后易、先扫盲区、先补短板、先啃硬骨头,按照一个县一年主攻一个特困片区的要求,围绕特困片区基础公共服务短板问题,抓重点、聚焦点、攻难点,分步骤、有计划推进,将领导力量、帮扶力量、项目资金向特困片区倾斜。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争取更多的专项扶贫资金,坚持将90%以上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0%以上的相关涉农资金向特困片区倾斜安排,统筹谋划利用好“1+17”项目资金,加大“1236”扶贫攻坚资金的整合力度,集中用于特困片区脱贫攻坚。按照省上要求建立精准扶贫投融资平台,允许利用财政专项资金为抵押,撬动更多的金融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广泛聚集扶贫资源、整合帮扶力量,集中力量打好特困片区脱贫攻坚战。

二是积极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力争通过发展产业脱贫20万人以上贫困人口,谋划建设一批精准扶贫产业示范基地,着重在带动贫困户增收上进行探索创新。做大支柱产业(核桃、花椒、油橄榄)、做精优势产业(苹果、马铃薯、畜牧、蔬菜、食用菌、茶叶、水产),培育新兴产业(放养鸡、魔芋、土蜂、玫瑰、牡丹)。深入实施“创建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工程,在全市186个乡镇创建186户龙头企业,积极推广“支部控股+群众参股+贫困户持股”、“合作社(协会或互助组)+贫困户”、“企业+贫困户”等模式,强化对贫困户连接,让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和务工实现脱贫增收。通过易地搬迁脱贫一批5万以上贫困人口,抢抓国家“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利好政策,严格核实搬迁资格,摸清变迁需求,任务到村到户。通过集中安置、插花安置、货币安置等多种方式,全面完成搬迁安置任务。通过生态补偿脱贫4万以上贫困人口,新一轮退耕还林、生态恢复等政策非常利好,争取相关优惠政策,尽量把更多区域纳入生态扶持范围,让更多群众享受生态扶贫优惠政策,早日脱贫致富。通过发展教育脱贫3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通过社会保障兜底脱贫18万人以上贫困人口。

三是大力推进好电商扶贫。大家知道,今年全国的电商扶贫现场会要在陇南召开,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坚定“1333”电商发展思路不动摇,在巩固提升去年450个贫困村网店的基础上,今年力争再落实300个贫困村电商扶贫工作;大力开展网店提质增效工程,再打造命名50个市级电商扶贫示范网店,不断提升电商扶贫层次,打造全国电商扶贫示范市。加大“宽带流量进村补助工程”和物流、交通等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贫困乡村发展电商打好基础。提高贫困群众致富路径,持续跟进移动电商创业活动,鼓励陇南在外务工人员、在读大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创业,实现带贫增收。积极探索推广“一店带多户”、“一店带一村”、“一店带多村”等有效模式,充分发挥电商带贫作用,努力将全国电商扶贫试点变为示范。

四是继续抓好旅游扶贫。大力实施“百村千户万床”工程,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积极推广放大康县花桥村旅游扶贫有效做法,进一步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完善旅游要素,促进生态游、休闲游、观光游、保健养生游、特色农业和地域文化体验游等乡村旅游业。放大推广康县凤凰谷村“集体控股、群众参股、贫困户持股”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创新“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使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创业、脱贫致富。   

五是全力抓好金融扶贫。认真抓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全覆盖工作,引导和监督贷款户将贷款用于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切实发挥专项贷款的效益;对无发展能力的贫困农户,积极引导他们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采用“公司+贫困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通过专项贷款入股分红、劳务务工等措施提高收入。抓好村级互助资金全覆盖工作,使用好20万元的财政专项资金,加强对互助资金的监管和使用。积极推广互助资金“升级版”,利用国开行贷款扩大互助资金规模,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3万元以内的贷款用于发展产业,切实解决贫困群众资金短缺问题。


  • 如有疑问请刷新本页面,或联系主编、网页底部邮箱,当天回复
  • [公文写作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 如果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