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在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议上的讲话(2)
扎实做好精准帮扶
要分层分类制定扶持方案,先以户为单位,综合考虑贫困户致贫原因,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再以村为单位进行研判分析,综合考虑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情况,拿出综合扶持计划,精准提出以村、户为单位的退出目标和时间节点;在此基础上,审慎提出整县退出时间节点,成熟一个退出一个,最终实现高标准、高质量的脱贫目标。要落实精准帮扶措施,瞄准致贫返贫主因,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最急需、最现实的问题,整合捆绑用足用好用活各种帮扶政策,确保精准滴灌、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要加强驻村帮扶工作,近期,由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牵头,以县区、镇办为单位,对驻村工作队、包扶干部、第一书记进行一次全面筛查,加强对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日常监督管理和督查考评,实行年度研判制度,对不作为、不尽责的工作人员及时调整召回,三年内不得提拔使用。
扎实做好精准培训
对中省市脱贫攻坚的政策汇编成册下发,对这些政策如何宣讲使用开展全员培训,让镇村参扶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和包户扶贫干部人手一册、一目了然。市县镇村要按照“分级负责、整体联动、全面覆盖”的要求,层层开展精准识别、精准退出、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扶贫项目管理、医疗扶贫等专题培训,特别要把镇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扶干部作为重点培训对象,每年至少对县、镇、村三级扶贫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开展1次轮训。
扎实做好政策精准引导
要走村串户、一对一、面对面广泛宣传脱贫攻坚的惠民政策,有针对性解说教育、健康、社保等扶贫政策,扩大政策宣讲的覆盖面和群众知晓率。对一些特殊贫困户,要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主动上门服务,耐心细致宣讲政策,做好答疑解惑,赢得他们对我们所做工作的认可、信任和支持。特别是对退出的贫困群众,要讲清退出条件和标准,明确后续帮扶措施,让他们明明白白退出、高高兴兴脱贫。
脱贫攻坚是硬任务,考验的是责任担当,检验的是能力作风。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要认真落实省委“十条铁规”,以强烈的使命意识、严实的工作作风,有力有效推进各项任务落实,保质保量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强化领导责任
市级党政主要领导拿出至少50%以上精力,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拿出至少60%以上精力,镇办党政主要领导拿出至少70%以上精力,村支书主任拿出至少80%以上精力,通过进村入户暗访等形式“解剖麻雀”,以点带面指导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市县两级四大班子成员也要参照上述标准,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脱贫攻坚,带头学习政策、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决问题,发挥好“关键少数”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压实包村包户责任,贫困村脱贫的第一责任人是市县包抓领导、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直接责任人是包联部门主要领导和工作队长,贫困户脱贫的第一责任人是村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直接责任人是包扶干部,真正把责任夯实、把任务落细。
充实工作力量
进一步加强扶贫机构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工作力量,要本着先借后出、保证使用的原则,为市县两级扶贫指挥部增加编制不少于5名,其中一半用于设立县科级督查专员。必须在本月10日前成立扶贫信息统计监测中心,县镇两级扶贫信息监测员同时配备到位。组织部门要选调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后备干部到脱贫攻坚指挥部,专门从事暗访督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持续传导压力。
打造示范样板
每名市、县级领导包抓3个好、中、差不同类型的贫困村,每名镇办领导包抓1个样板村,村“两委”干部包抓5个贫困户,示范打造一批样板村。定期开展观摩交流学习,把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包扶的贫困村和贫困户作为观摩重点,进行实地观摩,现场点评,打分排名,通过观摩相互学习、查找差距、改进提升。
要严格督查考核
扎实开展市县镇村“五合一”季度督察点评,发挥举报中心作用,对举报属实的予以奖励,对举报的问题严肃查处、顶格执行。要拿出20个副县级非领导职务,就地提拔解决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镇办党政领导干部和市县部门有功人员的职级待遇,实行村干部报酬与脱贫攻坚成效全面挂钩;对工作不力、完不成脱贫攻坚任务的,严肃追责问责、坚决降格调整。
脱贫攻坚是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容不得丝毫懈怠。我们一定要以决战状态抓整改,以精准严实求突破,以绣花功夫促精准,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给省委和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 如有疑问请刷新本页面,或联系主编、网页底部邮箱,当天回复
- [公文写作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 如果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