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怎么写好写汇报材料?
近几年来,撰写了近二十篇向上级汇报材料,包括向中央领导、国家部委领导、省委主要领导、有关上级督查部门汇报,且“主笔”居多。从这些材料的撰写中,我发现没有一次能够拿旧稿翻新直接使用,同时也发现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首先,要弄清楚汇报对象,“看客上菜”。来什么级别的领导,汇报什么样的内容。如对中央领导视察汇报,要尽量宏观一点,重在体现如何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省领导汇报,侧重于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对督查组的汇报,应当注重分析督查的重点内容。对第一次来的领导汇报工作,要先介绍一下市情,让领导对基本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已经多次来过的领导,则可省去市情介绍,侧重于近期特别是当前工作情况的汇报。
其次,要把握准汇报重点,“投其所好”。就是要关注领导分工分管的工作,尤其是高度关注的工作,比如今年7月,克强副总理对新形势下的“三农”、基本医疗改革、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问题十分关注;去年7月,良玉副总理指导防汛工作,则应注重把当时防汛形势和主要工作列为主要汇报内容;前年7月,国家发改委调研示范区建设,则应从承接产业转移优势、争取区域地位和政策等方面,汇报所做的主要工作,阐明立场观点和要求。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关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上级督查组则关注某一项具体工作,如前不久省督查组就“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行督查,给出了六个大的方面重点内容要求。
最后,要撰写好汇报材料,“推陈出新”。汇报材料不同于部署工作讲话,大部分素材是现成的,只要充分占有资料,写得好坏就取决于文字综合能力。我想,撰写汇报材料的基调是:介绍情况、汇报工作、展示成绩、提出请求或建议。根据汇报对象、汇报重点的不同要求,行文用“三段论”、“八股文”比较稳妥,即市情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主要工作和几点请求(或建议),每一层次用小标题突出重点内容。篇幅不宜长,4000-5000字、十页纸。如果写得过细过长,一定要“舍得”,舍不得压缩的地方,改平铺直叙为“定性”语言描述。毕竟,现在的很多领导,已经懒得看太多的文字,看一下开头,看一下标题。能少写一点文字,岂不是我等文字工作者的幸事吗?
把握领导听汇报的意图后,是否就可以动笔写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还需要掌握大量的素材。
拜读了何新国先生在《秘书工作》2015年03期上的大作《说说搜集材料》,很受启发。何先生认为“秘书工作者要胜任机关文字工作,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注意认真搜集材料,持之以恒,集腋成裘”。对此,笔者深以为然,平时笔者也是努力这样做的。如果只靠临时抱佛脚,我们对材料的占有肯定是不充分的。
但是领导真的很忙,即使已经作出的工作安排,也可能被穿插的事件打乱计划,不得不作出相应的调整。很多时候听汇报,可能是临时的决定,给你的时间非常仓促,平时的积累也不够充分。要把“急就章”的质量提上去,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占有素材显得十分关键。
我们可以照下面这张清单搜集素材:
1.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关政策文件和通知。
2.各级领导的相关讲话材料、重要指示。
3.与汇报内容相关的总结思路材料(一般要最新进展,通知另有规定除外)。
4.相关数据报表(一般要最新数据,通知另有规定除外)。
5.本单位上报的相关信息材料。
6.上级领导对本单位相关工作的批示。
7.各大媒体对本单位相关工作的报道。
8.其他地方类似的汇报材料。
9.与汇报内容相关的理论文章。
10.其他材料。
搜集途径主要有:
1.请与汇报内容相关的单位提供基础材料。
2.从本单位电子办公系统中提取。
3.在本单位档案资料中查找。
4.与系统内兄弟单位互通有无。
5.从网络上探索相关内容。
6.其他途径。
- [公文写作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 如果此内容给您造成了负面影响或者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如果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