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X阳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
来源:未知 作者:公文网编辑
更新时间:2017-04-07 21:42
点击:次
天道酬勤,汗水凝金。五年历程的回顾,我们深切地体会到:
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是干事创业、永续发展的“方向标”。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五年来,我们坚持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武装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矫正思路,坚持抓重点、打基础、惠民生,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的视野更宽了,干事创业的气魄更大了,做工作的闯劲更足了,发展的标杆立得更高了。实践证明,只有思想大解放才会有发展的大思路、好思路,只有思想大解放才能实现X阳经济的大发展、大跨越,才能走出具有X阳自身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主动作为、争先进位是干事创业、永续发展的“动员令”。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周边兄弟县市竞相发展的态势,我们不等不靠,动员广大领导干部积极向上跑项目、争资金,抓机遇、搞建设,全县上下不断掀起比学赶超的发展热潮。实践证明,越是困难较多,压力很大,就越需要高起点定位,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集中各方智慧、最大限度集成各方优势、最大限度集聚各方力量,凝聚成争先进位、加速崛起的强大合力。
勇于创新、苦干实干是干事创业、永续发展的“冲锋号”。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创新理念引领工作,以争先精神鼓舞干劲,大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着力激发全县上下大干快上、苦干争先、实干创优的意志干劲。什么办法管用,就用什么办法,什么举措有效,就用什么举措,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任务。实践证明,只有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把想干积极干的劲头用在干事创业上,把苦干实干的韧劲融入推动发展中,就没有越不过的险滩,就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团结协作、勤政廉政是干事创业、永续发展的“加速器”。五年来,我们始终充分发挥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营造团结协作、勤政廉政的浓厚干事氛围。县四套班子相互支持、相互信任、齐心协力,冲在一线带头干;广大干部敢担当、善作为、有激情、在状态,勇往直前主动干。实践证明,团结出凝聚力,勤政出战斗力。正是因为我们有了团结干事的良好氛围、廉洁勤政的从政环境,才办成了一件件、一桩桩让群众满意的实事、大事、好事,才圆满完成了“十二五”各项任务。
在看到成绩和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一产不强、二产不大、三产不活,要素制约缓解难。创新创业主体不足,科技人才匮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不浓。社会事业欠账较多,民生保障任务较重,农村贫困发生率偏高,社会治理难度较大。少数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力,少数党员干部履职能力、工作标准、责任担当、创新意识、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等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等。
各位代表、同志们,成绩是奋力追赶的基础,差距是加快发展的动力。只要我们直面矛盾、迎难而上,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就一定能够带领全县人民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全力抓好“五大发展” 加快建设“五个X阳”
“十三五”开局之年,新一届省委提出了“一个指引、两个关键、两手硬”的工作总要求和“不断塑造山西美好形象、逐步实现山西振兴崛起”的奋斗目标,市委吹响了“苦干三年,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的冲锋号,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新目标催人奋进,新任务使命光荣。我们必须坚决响应、坚决贯彻。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一个指引、两个关键、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大力学习弘扬践行大寨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以赴推进经济转型、城乡统筹、改革创新、民生共享、安全稳定“五大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地、全省重要的煤电气化产业基地、全省重要的种养加基地、晋东冀西区域性煤炭物流集散地和全省东部最具活力的明星县城,抓发展、稳提高、保民生,全市争上游,东山创一流,努力实现X阳经济社会振兴崛起,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X阳!
我们确立的“十三五”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在对中央省市宏观形势的科学分析研判,特别是准确把握新一届省委提出的“一个指引、两个关键、两手硬”和市委“苦干三年,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重大战略部署的基础上,立足X阳实际提出来的,注重了贯彻上级精神与体现X阳实际相结合,注重了战略宏观指导和实际具体操作相结合,注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相结合。其中,建设“四地一城”是在“十二五”提出来的,体现了我们战略思想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抓发展、稳提高、保民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和抓手。这一战略举措的提出,基于以下考虑:“抓发展”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前提,是解决我县所有问题的关键,离开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当前我县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结构调整任务艰巨,民生刚性需求增大,财政保障能力减弱,特别是没有大项目、好项目作支撑,经济发展后劲乏力,我们必须理直气壮抓发展,坚定不移上项目,心无旁骛搞建设。“稳提高”是我们提升X阳对外开放形象的重要抓手,X阳的城市名片不能丢,X阳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能减,我们必须在“十二五”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魅力X阳建设,继续提质加速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X阳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X阳对外开放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保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争通过“十三五”的不懈努力,让全县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品质、更有获得感。“全市争上游,东山创一流”目标的提出,是基于我县的区位优势、发展基础、干事氛围、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等综合分析提出来的,体现了新一届县委决战“十三五”,决胜全面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各位代表、同志们,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全力抓好“五大发展”,加快建设“五个X阳”。
一是致力在经济转型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加快建设实力X阳。X阳的问题在经济,经济的问题在发展,发展的问题在项目。这些年我们X阳之所以有了很大变化,得到上级和全县人民广泛认可,根本在于我们抓住了发展这个关键,上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筑牢筑实了发展支撑。“十三五”我们提出了全市争上游、东山创一流,跻身晋中乃至全省中上游县行列,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理直气壮抓发展,斩钉截铁推进经济转型“跃升计划”,拓展发展思路,集聚发展优势,提高发展层次,不断提升工业、农业、旅游业三大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三次产业比重达到9.9:47.8:42.3。坚定不移做强新型工业。牢固树立“工业第一、项目为大”的意识,紧紧围绕“煤、电、气、化”四大支柱产业,坚持技改扩规活存量,招大引强做增量,内培外引扩总量,节能环保提质量“四量并举”战略,加快赵壁煤电化工业园、巴洲气化园、李家庄中小企业创业园、安坪农副产品加工园“四大工业园区”建设,做好“煤”与“非煤”两大文章,实现由单纯的煤炭经济向煤电、煤化、煤气等综合利用的循环式发展,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四大园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县的60%以上,着力把我县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电力大县、化工大县和煤层气大县。与此同时,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围绕“一乡一企”工作,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培育扶持一批市场优势明显,成长性好的“小巨人”企业,让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最活跃的成分和富民产业。坚定不移做精特色农业。在抓好大农业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级出口双孢菇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品牌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菜、果、猪、菇、药”五大主导特色产业,积极推进“种养加”深度融合,加快“互联网+”现代农业步伐,不断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强化国家级品牌创建工作,培育一批省级、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全县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努力把我县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特色农业的示范区和区域现代农业的展示板。坚定不移做活旅游经济。围绕“山水X阳、户外天堂”这一目标,坚持以大寨旅游为龙头,以“红色、生态、休闲”旅游为主题,加快旅游产业与知名赛事、美丽乡村、特色农业、文化商贸、新兴媒介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体旅结合型、乡村休闲型、窑洞民俗型、观光采摘型、休闲度假型等旅游发展新业态,通过大活动、大宣传、大营销、大开发,促进我县旅游产业快速升温、升级,着力打造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力争使X阳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挺起X阳经济振兴崛起的又一重要支撑。
二是致力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展现新作为,加快建设魅力X阳。城乡统筹发展是推进小康X阳建设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按照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符合城乡建设发展需要的原则,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建设大县城。这几年我们的城市建设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但城市的发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在继续巩固提升国家级卫生县城和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把争创国家级文明县城作为“十三五”的城建工作总目标,按照“上水平、出品位、彰特色”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三城三增三提升”行动(三城,上城、下城、新城同建;三增,增强功能,增加绿量,增进文明;三提升,提升规划水平,提升建设水平,提升管理水平)。坚持“五化”标准,持续实施“增绿、添亮、保洁、融文、畅通”五大工程;坚持海绵城市理念,加快城区河道疏浚治理和排水防涝、雨污分流、地下管网等工程建设;加大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力度,高标准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积极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加强“数字城市、数字城管”建设工作;大力规范城区社区管理,建立完善大物业管理体系。全面推进县城环境质量上水平,承载功能上水平,风貌特色上水平,管理服务上水平,把县城变成秀美之城,文明之城,精致之城,魅力之城。发展繁荣小城镇。这几年,我们城市发展快,变化大,但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发展还比较滞后,今后我们要在财力和精力上向小城镇倾斜,建设一批极具特色的小城镇。具体做法就是,围绕产业“精而特”、环境“优而美”、体制“新而活”,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一镇一策,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旅则旅,挖掘内涵,彰显个性,着力打造工业型、生态型、旅游型、商贸型等不同主题的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特色小城镇,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连接县城、辐射农村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和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做优做美新农村。围绕“美化松溪河走廊、治理国省道沿线、推进中心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按照“三有四化五美”标准,全面实施美丽乡村五年行动计划,加大改厕、改灶、改路、改危房“四改”工作,从功能布局、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与此同时,以打造幸福家园样板村试点建设为载体,通过政府拿一点,政策补一点,部门帮一点,乡村筹一点的形式,整合各类资源资金,集中攻坚,强力推进,全力打造一批土地集约、产业发展、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现代时尚的明星乡村。
- 如有疑问请刷新本页面,或联系主编、网页底部邮箱,当天回复
- [公文写作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 如果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