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委书记在2020年全州教育大会上的讲话(2)

来源:未知 作者:顾 琨 更新时间:2020-11-05 17:30 点击:

 

二是要切实增强用“九个坚持”指导教育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教育,必须做到“九个坚持”,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九个坚持”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髓要义,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方向,是教育工作谋划思路和制定措施的根本指针,是深化教育改革和破解教育难题的根本方法,是检验一切教育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标尺。全州各级各部门务必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我州教育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三是要切实推进用“六个下功夫”开展工作。“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要从“六个上下功夫”,暨: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全州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和目标,按“六个下功夫”要求,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以习近平教育发展理念为指引,准确把握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

 

教育工作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推进教育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必须做到方向清、目标明、措施准、效果实。

 

(一)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不动摇,始终坚持党对教育的绝对领导不动摇,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掌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使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六个下功夫”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写好校本教材,努力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统筹抓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当前,要加强中国历史和时事政治的教育,讲好革命先烈和民族团结教育故事,让学生深知旧中国的苦难和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明白西方敌对势力妄图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一直没有变,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红色摇篮,让师生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守护者、拥护者和实践者。

 

(二)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的成效至少体现在学校的教学成效上、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上、学校的安全上、立德树人的成效上。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后,关键是要抓好以提质增效为主的教育质量工作。正是有一代又一代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高素质革命者、建设者的努力,才有了今天中华民族复兴的大好局面。如果一所学校,教育质量不过关,不仅失去了信誉,失去了家长和学生的信任,浪费了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更影响了孩子的人生、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乃至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后继无人。为此,要着力培养有竞争力的、有家国情怀的、有奋斗精神的优秀学生。要从多维度入手,多层次全方位入手,真正激活教育教学质量这条生命线。要健全学校内部以质量为主要衡量标准的竞争激励机制,差别对待干好干坏的人,打破“铁饭碗”思想,真正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师队伍、衡量教师水平、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把重要标尺。

 

(三)始终把培育社会主义新人作为教育的目的。把下一代培育好、培养好,对于迪庆藏区实现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此,要聚焦以下内容抓好学生教育。一要深植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着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上好历史课,重温党史国史,重拾对英烈的敬仰和尊重之情,充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有国才有家”的家国情怀,把小我融入大我,根植国情、魂系国脉、心系国运,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二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备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广泛提升学生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建立心理辅导室等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特别要关注特殊儿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为他们健康成长搭建平台。三要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生意志品质、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提高身心健康发展水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如有疑问请刷新本页面,或联系主编、网页底部邮箱,当天回复
  • [公文写作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 如果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