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自然资源局长对关于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情况的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迎查工作会议安排,现将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完善“田长制”,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党中央多次对耕地保护作出部署安排,从“保粮食能源安全”到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再到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充分表明“耕地保护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2020年,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耕地保护的方法路径。
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2020年12月,按照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耕地保护“田长制”的通知》( 菏办发电〔2020〕x号)相关工作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出台《XX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x政办发〔2020〕x号),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置县、乡镇(街道)、行政村三级网格体系,建立由县长担任总田长、分管副县长担任副总田长、xx名乡镇长和街道办主任担任一级田长、x名村主任担任二级田长,x名网格员担任三级田长,明确各级田长工作责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保护网格,将保护任务落实到人、到地块。“田长制”实施以来,通过各级媒体报道和土地执法宣传,广泛宣传“田长制”相关政策,1月1日《xx报》报道了我县经验做法。各级田长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守耕地红线,有效遏制违法用地发生。
二、持续推进“智慧国土”,坚决遏制违法乱占耕地
(一)建立监管网络。2019年初,成立县自然资源和规划执法大队,下设x个执法中队、x个执法分队,县乡两级共配备x名执法人员、x辆执法车、x部记录仪,聘请了x名村级网格员,各乡镇街道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和执法分队按照“日常巡查、重点巡查、集中巡查”的方式,对“非农化”、“非粮化”等违法占地行为巡查监督,探索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总责,乡镇街道为主体,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直接抓,自然资源和规划所依法管”的联动机制。健全“发现、受理、交办、处理、反馈、核查、监督、评价”工作机制,实行一天一巡查,信息一周一汇总,处理结果一月一汇报,确保及时高效处理违法占地行为。
(二)搭建“智慧国土”监管平台。2019年10月,委托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创造性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到自然资源监管领域,全县各个网格接入视频监控系统,每个基站安装1座铁塔,配备摄像头x处,覆盖半径x公里, 24小时全天候监控,构建起从发现报警、现场核查到依法处置的全程可视化闭环管理系统,实现了“高空看、智能判、网上管、群众报、地上查” ,实时监控、地动即知。截止目前,累计发出预警信息4500条,核实整改违法占地410起,经验做法被《中国自然资源报》等刊登推广,全省自然资源执法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在XX召开。
(三)推动月度卫星动态监测常态化。2020年12月与xx公司合作,积极探索新一代卫星技术、云计算等技术在自然资源监管领域的应用,建成“月度卫星动态监测”平台。实行“月监测、月核查、月评比”制度,每月20日前由第三方公司提供卫星图斑,对照省厅反馈卫星图斑及时整改、及时销号,实现对全县x平方公里土地无缝隙、零死角监管。截止7月份,提取并审核卫星图斑x个,面积x亩,已审核通过图斑x个,面积x亩,通过率x%。全县违法占地比例由2017年度x%下降为2018年度x%、2019年度x%、2020年度x%,土地执法监管成效走在全省前列。
三、规范实施“占补平衡”,强化耕地数量和质量监管
- 如有疑问请刷新本页面,或联系主编、网页底部邮箱,当天回复
- [公文写作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 如果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