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4)

来源:未知 作者:公文网编辑 更新时间:2021-02-23 15:53 点击:

  四是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研判作用。统一数据归口,杜绝多头采集、多头报送导致的数据滞后、数据失真、口径不一等问题。严控采集范围,累计合并、停收各类表单三批次,涉及11类数据、42项统计内容,大幅减少基层数据收集、统计、上报工作量。开发线上填报系统,取消纸质填报,杜绝逐级上报、层层加码现象,提高填报效率和统计准确性。构建疫情专项统计分析模型4个,形成《近期疫情发生地来坪人员特征分析》《企业、工地、学校人员返坪计划分析》等专项分析报告60余篇,准确预测了两个返坪高峰期。根据分析结果形成卡口工作压力预警通报机制,将信息及时推送给各街道、社区。坚持更新《每日疫情速览》专项分析简报140期,为辅助区指挥部和各相关部门决策供支撑。

  五是严格保障疫情防控信息安全。印发《疫情防控期间信息安全十不准》《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坪山区疫情防控期间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指引》,借助聚龙链平台加强对疫情相关系统操作行为的监控,主动防止数据泄露。

  二、2021年工作计划

  (一)政务服务方面。一是统筹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大厅资源,探索市场化运营。二是推动政务服务领域“政银合作”,探索“政务+产业园区”新模式,为企业、人才提供精准服务。

  (二)民生诉求方面。一是探索民生诉求事件分析和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民生服务新供给机制。二是推进“一网通”系统升级改造,推动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三是深挖数据分析应用,借助专业力量,形成民生诉求三年事件分析报告汇编。四是推动智能知识库系统上线运行,实现更多民生诉求问题“秒回”。

  (三)智慧城市建设方面。一是启动聚龙智慧城市研究院运营,结合区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专家委员会的智力支持,助力智慧坪山建设。二是建立信息化项目后评价机制,提高信息化项目建设效能,节约财政资金。三是加快时空信息云平台(二期)和物联网应用(一期)等建设,推进北斗网格码、坪山智慧码试点应用。

  (四)政务公开方面。一是继续扎实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健全基层行政决策公众参与机制,推进基层办事服务公开透明。二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以数据开放为抓手,加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打造阳光透明型政府。三是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运维水平,提高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无障碍服务能力。

  (五)数据共享与开放方面。一是分别选取1家区直单位、1个街道和1个社区开展数据分级分类试点。二是扩大政务数据开放共享范围,积极新增开放数据条目和共享数据条目。三是探索开展视频数据分析治理工作,提升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资源、数据资源利用效率。

  (六)服务保障方面。一是继续抓好网格服务。加快推进北斗网格码试点应用工作,完成北斗网格码编码方案;深入推进“多网合一、一网统管”协同处置机制,提高运作效能,为基层减负。二是继续抓好视频保障。完善全区“1+6+23+N”指挥中心保障体系,制定智慧管理指挥中心技术配置指引,规范各级中心运行管理机制。探索社会领域视频资源规范化纳管。三是继续抓好网络安全保障。加大安全监测力度,强化现场检查频次、常态化督促整改安全问题,确保“两会”“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期全区网络安全态势稳定。建立数据隐私保护工作机制,形成用数规范。结合系统用户权限管理办法对核心应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切实保障党政机关数据安全,全面提升风险防范水平。


  • 如有疑问请刷新本页面,或联系主编、网页底部邮箱,当天回复
  • [公文写作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 如果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

相关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