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规划方案(2025—2028)

来源:未知 作者:公文网编辑 更新时间:2025-08-11 10:41 点击:
抓短板 强措施 促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规划方案(2024-2027)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面、系统、扎实的质量观为引领,继续狠抓精细化管理;加强教材教法学习,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全面创建有效课堂;加强协作区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毕业班管理,夯实学科基础知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规划方案(2024--2027)》.
二、工作总体思路
(一)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
(二)落实两个重点:一是构建科学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二是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三)加强三项研究:一是加强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二是加强新课程建设和领导力的研究;三是加强有效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
(四)实现四个提高:即校本教研水平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明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三、工作目标
按照“一年强基础、两年有变化、三年见成效”的目标,落实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模式;质量核心,聚焦提质增效;书香赋能,创建书香校园;评价引领,建构衔接机制的主要任务。通过狠抓一日常规、师资培训、课堂教学、协作区教学、毕业班管理,落实质量精细化管理及责任措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在质量监测中,教学质量力争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至 2027 年我校教学质量各项指标进位不断前移。
四、具体做法与措施
(一)完善质量监控机制作为行动保障。
(二)班主任提升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突破口。
(三)把听课评价表作为课堂教学及管理的指挥棒,
(四)把“人人评优”作为教师提升的抓手,
学生良好习惯和学科素养的培养作为基础教育最基本的任务。
(六)书香校园建设作为质量提升的融合点。
六措并举、协同发展,不断提升教育的办学水平,努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跨越发展、规范发展、均衡发展和创新发展。
完善质量监控机制作为行动保障
1.严抓管理常规。一是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如校本教研制度、教学常规制度、教师备课、上课及作业批改等制度:二是进一步落实责任,校长要亲自抓常规,教学工作要做到层层有人抓,层层抓落实,并建立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常规问题档案,确定整改措施、整改期是抓教师教学常规,主要是抓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五个环节的落实,四是强化过程管理,实行精细化量化管理继续抓好质量监控,确保教学有序高效。
2.完善目标考核制度。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目标管理考核制度继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优、聘用的重要依据。从本学期开始,将按新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进行教学质量实行量化评价。
3.建立质量问责制度,每学年结束,学校对各小学教学质量状况进行汇总分析,科学评估,对教育教学管理部善,教学质量严重滑坡群众家长满意度低的学校予以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或提出处理建议。
班主任提升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突破口
进一步完善以班主任、学科教师、团队干部为主体,以家庭、社会为延伸的教学工作队伍,全方位开展教学工作。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从班主任现实需求出发,开设班主任系列培训课程,从舆情处理、班级管理、家长沟通等各方面每月开展班主任系统专业培训;学期初召开教学工作部署会议,增强学科教师工作协调能力。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学校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做好大队部干部选拔工作,设立红领巾监督岗,设置课间秩序、安全和食堂监督员,充分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监督,
3.加强“三位一体”合力教育。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和优秀家长的带动作用,实现家访工作常态化、途径多元化。注重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专业指导,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过程中亲子沟通、教育观念等问题,更好地实现合力育人。
把听课评价作为课堂教学及管理的指挥棒
1.加强对教师上课环节的指导,坚持学校领导推门听课制度、教师互相听评课制度等2.强化集体教研、集体备课制度,教研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公开课、观摩名师教学录像课、专题讲座等)。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地点、内容和发言人,每次活动要有记录,
3.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听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 节,校长、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 20 节,教师每学期不少于 15节。
4.学校每周要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要开展一次教学开放周。5.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重在得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问题、教师问题、课本问题,练习、作业考试问题等为导向,真正实现由“知识建构”到“问题导向”到“能力形成”的转变。
把“人人评优”作为教师提升的抓手
1.建立科学高效课堂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小组、教师、班级、教研组进行评价,评价到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习小组每一位教师、每一个教研组、每一个班级,用评价推动和谐高效课堂的常态化,促进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
2.对新进教师进行高效课堂理念及课堂模式的专题培训和研讨保证每一个教师熟知和谐高效课堂模式操作要领。
3.推行每日讲评制度,用讲评引领方向,激发活力,调动师生积极性,及时改进课堂中存在的不足。
5.每年度评选高效课堂先进个人、先进教研组、优秀学习小组优秀班级;举办校内观摩课、研讨课活动,对外课题研讨活动,加快和谐高效课堂改革进程。
把学生良好习惯和学科素养的培养作为基础教育最基本的任务
1.坚持立德树人,科学育人,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品格和价值观教育、体育健康教育、美学教育、劳动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培养“爱阅读、爱艺术、爱实践、爱创造”的新时代学生。2.抓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就会有提高。要重视引导学生把“学”落到实处,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展示、学会质疑等。
3.更加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开设经典诵读、书法课,每学期开设“阅读交流周”,展示各校开展阅读成果交流展示会。丰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加强学习兴趣小组和社团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 如有疑问请刷新本页面,或联系主编、网页底部邮箱,当天回复
  • [公文写作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 如果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