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发改委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和 “十四五”时期工作计划(4)
(一)持之以恒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鲜明导向,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民生、抓项目就是抓后劲、抓项目就是抓未来的理念,着力做好项目储备、项目建设、项目争引、项目管理等项目工作关键环节。经初步谋划,“十四五”期间,全县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0类x项,计划总投资x亿元,其中:现代农业37项,总投资x元;生态环境41项,总投资x亿元;工业能源60项,总投资x元;文化旅游31项,总投资x元;信息技术x项,总投资x元;商贸物流43项,总投资26.5亿元;乡村振兴2项,总投资32亿元;军民融合x项,总投资x元;基础设施133项,总投资279.1亿元;民生事业78项,总投资x元。2021年,全县计划实施四区暨其他项目x项,总投资x元,年度计划投资87.33亿元。按项目实施区域划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计划实施项目41项,总投资132.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9.35亿元;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计划实施项目20项,总投资28.5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x元;高原生态文明县城区计划实施项目x项,总投资1x元,年度计划投资8.75亿元;山生态功能区计划实施项目13项,总投资31.0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x元;其他建设项目12项,总投资1.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6亿元。按项目建设性质划分:新建73项,总投资x元,年度计划投资x元;续建38项,总投资x元,年度计划投资x元。按项目投资额度划分:5000万元以上项目x项,总投资x元,年度计划投资x元;亿元以上项目40项,总投资x元,年度计划投资x元。
(二)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重大战略,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抢占“一带一路”建设制高点、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等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等安排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产业富县、文旅兴县”战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和壮大十大生态产业、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扩大高水平开放和深化市场化改革、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和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福祉等领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系统谋划,谋划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项目,提出一批基础性、关键性、突破性的重大改革举措,增强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能力,争取编制科学合理、符合政策、贴近实际的高质量发展规划。注重强化规划引领作用,认真组织各行业部门单位实施好“十四五”规划,扎实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终期评估。
(三)统筹推进生态宜居小镇建设。切实发挥好生态宜居搬迁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单位,以生态宜居搬迁工程为抓手,坚持长远谋划、前瞻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建设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生态宜居小镇。强化项目争引,想方设法从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政策性银行贷款、民间投资等多个渠道争引筹措项目建设资金,推进便民综合市场、金山二号水库、核心区污水再生利用、地热集中供热、综合客运枢纽、垃圾转运站、职业教育实训实习基地、县第二人民医院、多式联运物流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按照“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管理科学”发展目标,加快健全完善生态宜居小镇配套设施。以培育“能就业、能致富”的产业体系目标,加快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休闲旅游等富民产业培育进程。以建设平安小镇为目标,加强生态宜居小镇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四)着力推动十大生态产业发展。“十四五”时期,全县立足产业基础,突出比较优势,精准发力推动循环农业、文化旅游、中医中药等优势产业提档升级;抢抓政策机遇,注重补链接环,协同发力推动通道物流、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重点产业提质增效;激发内生动力,加大科技创新,推动先进制造、数据信息、军民融合等新兴产业有所作为。2021年,按照全县十大生态产业布局,制定年度工作推进方案,细化量化项目建设任务;对进展顺利的项目,要抢抓机遇,确保项目早日建成;对进度滞后的项目,要抓紧协调督促建设单位集中精力,科学施工、安全施工、高效施工,确保按期完工。同时,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及全县2021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工作,编制2021年十大生态产业项目库,为十大生态产业年度考核打下坚实基础,力争2021年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增速、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及提升幅度四项关键指标较2020年均有新的提升。
(五)认真做好粮食物资储备和价格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主动协调各成员单位履职尽责,在政策支持、市场监管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推动粮食安全责任落实到位。落实“六保”工作方案,统筹国家储备、地方储备和企业储备,优化粮食储备结构品种,持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确保粮食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价格稳。严格执行储备粮管理各项法规制度,开展科学保粮、绿色储粮,确保储粮安全,质量良好。不断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全面推进价格认定综合业务平台推广应用。扎实做好各项价格认定工作,确保价格认定程序公证、实体公正,提高价格认定工作的公信力。
(六)进一步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分析。围绕重点经济指标运行情况,认真做好经济运行调度分析,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围绕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将国内经济形势、产业政策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将上级政策文件与我县发展实际相结合,问诊把脉,提出形势分析透、问题把握准、措施建议实的调研报告供县委、县政府参考。围绕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祁连山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等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布局和重大工程,加强调查研究和政策指导服务,确保各项重点工作高质量推进。
(七)持续转变作风提升工作效能。立足“大处着眼、小处分析”,积极转变职能,强化政策谋划、规划编制、投资管理、稳定物价、物资储备等主要职能,集中精力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提高参谋服务水平。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沟通协调,切实优化管理服务,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不断提高工作落实和决策执行能力,对规划编制、指标安排、重大项目等重点工作事项,逐项分解、限期办结,确保落实见效。努力提高改革攻坚能力,推动投融资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价格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 如有疑问请刷新本页面,或联系主编、网页底部邮箱,当天回复
- [公文写作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 如果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