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审计局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2)

来源:未知 作者:公文网编辑 更新时间:2021-02-23 15:55 点击:

  二是统筹融合,深化审计“两统筹”。积极开展融合式、嵌入式、“1+N”等审计项目组织方式,推进跨部门、跨专业、跨领域审计项目和审计资源融合。强化资源配置,打破部门界限,以审计项目为抓手,实现全局业务人员统筹调配,提高审计资源配置效率,缓解审计任务繁重与力量不足的矛盾。强化项目组织,将政策跟踪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项目统筹实施,一个单位派驻一个审计组,完成多个项目涉及该单位的所有审计事项,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围绕群众关心、领导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体制、机制高度提出审计建议,向上级审计机关及区委区政府报送专题信息,促进各单位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

  三是创新思路,推进大数据审计。运用数字化审计方式,对重点审计项目进行联动审计,集中数据分析,同步审计进度,运用市区大数据分析团队建立的数据分析模型,对全区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体检及精准分析,并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对重点单位有侧重、有深度地开展传统审计,多点发力,实现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多维度、多层次的审计,消除了监督盲区,力促审计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是强化整改,提升监督实效。建立审计整改台账,加强审计整改督查,实行“挂号整改、跟踪督促、销号管理”的动态管理工作模式。建立党委主导、跟踪督办、责任追究的巡审联动整改长效机制,区委将巡察和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整改事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年度工作任务,成立改革工作专班,由区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区委政研室(区委改革办)牵头,区审计局会同区委巡察办梳理形成巡察和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主体,从体制机制层面形成相关改革措施,推动出台具体落实制度文件,切实解决巡察和审计发现的重大和共性问题。

  五是严控质量,加强法治化建设。前移审理关口,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前提前介入审理,编制初审工作要点清单,细化审计流程和质量要求,将审后把关转向审中控制,严把审计质量关。加强审计现场监督检查,派出检查小组定期到审计现场检查,实地查看审计项目实施情况及各项廉政规定、审计纪律执行情况,查漏补缺,同时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防范审计风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职责清单,厘清履职范围和界限,规范审计权力运行,加快形成权界清晰、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政府职能体系。

  六是加强指导,促进内审发展。将内部审计机构设立和制度建设等情况纳入审计范围,对内审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审计报告中反映,提出意见建议并督促整改。推行“以审代训”模式,在开展国有企业审计时,交叉抽调国企内审人员参与审计项目,调动内部审计力量,实现“手把手、传帮带”作用。组成调研小组,对区医疗、教育系统和区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摸清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内控制度建设等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做好跟踪指导工作,促进全区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围绕中心大局,配合上级做好相关工作。

  2020年共配合完成上级审计机关和区委区政府有关工作12项。一是根据上级审计机关部署,统筹开展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及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问题、坪山区各街道对深圳市街道党工委书记履行经济责任问题的自查自纠,以及区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整改等工作。二是先后抽调业务骨干17人次参与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的东西部扶贫协作跟踪审计、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经济责任审计、市委区委巡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三是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开展国有物业资产管理使用情况专项调查,提出改进建议,区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改措施。四是配合做好社区“两委”换届审计工作。印发《社区(党委、居民委员会、股份合作公司)主要负责人任期审计指导工作方案》,开展审前培训,派出业务人员全程指导街道办做好换届审计工作。


  • 如有疑问请刷新本页面,或联系主编、网页底部邮箱,当天回复
  • [公文写作网]刊登此文只为传递信息,并不表示赞同或者反对作者观点。
  • 如果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